餐饮O2O系统如何通过标准化来完成生意

网站编辑:好实用 时间:2017/7/31 11:45:37

关键词:餐饮O2O微信点餐餐饮APP外卖APP餐饮O2O系统

餐饮O2O系统如何通过标准化来完成生意

        好实用微商学院】餐饮O2O“使用场景”太多:同样都是“吃”这样一个业态,快餐、美食、街边摊、高档大餐、特色菜、私房菜……往往具有完全不同的消费场景,而支付点餐流程也不一样。

        传统餐饮:做O2O不如做系统

        如果回顾下餐饮行业触网历史,第一阶段就是大众点评这样的点评、优惠券类网站;第二阶段是团购行业,用资本去教育商家通过网上营销;第三阶段就是商家通过微博微信自己做互动营销。

        上述阶段对商家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感受到互联网的力量,可能就需要为网上营销增设人手,但是很快他们又会发现真正的利润还是来自于线下。

        业内人士调研发现,对于大部分餐饮企业而言,即使是增加1个人运营微博,这个成本也是非常大的,何况80%餐厅没有市场部和执行人员,全是厨师和前台。

        “除非某一个优惠券、或者某个团购的促销活动,能够带来一些不错的数据转化,但从正常经营角度看,线下客户比例更大,团购直接转化率和人流营业额的百分比仅在个位数。”小户说。当然他也不会错过O2O大潮,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系统和数据。

        “所谓O2O不是线上到线下,而应该是与用户更直观和立体的联系。比如客户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喜欢吃什么口味,喜欢喝什么类型的饮料。”小户说,“我不是只需要他们来吃个饭,而是建立联系。”

        先不说比较小的餐饮店,即使是上了规模有一定知名度的餐饮品牌,目前的数据也是散乱的,比如供应链系统、预定系统、团购系统都是分开的数据,虽然微信、淘点点、支付宝以及各种外卖APP都提供数据和后台,但也很难统一。

        更加令餐饮企业头疼的是,很少有能够提供一整套IT解决方案的公司,系统之间对接也有难度,让通常只有高中大专文化水平、流动率又高的服务员去用好这些系统,无疑有非常大的教育成本。

        但即使如此,小户依然在推动IT系统建设的进行,就像互联网行业常说的“大数据”那样,他认为这是未来颠覆餐饮行业的关键因素。

        大平台抢生意:纠结的定位

        在餐饮文化中,能够取消“点餐”这个流程的,只能是快餐、标准类部分场景。中国的一个文化习惯是,希望等人到齐后一起点菜,而有些餐厅是靠在点菜过程中推销菜品而获得提成,所以会对手机点餐这种形式有所抵触。

        更大的难题是与系统的对接。一直在餐饮行业创业人士表示,这里面涉及到餐饮O2O和点餐系统的对接、桌号和人员对接、员工会不会按照流程操作,以及移动网络、Wifi是否顺畅等问题。

        而新浪科技在浙江银泰商场一家创意餐厅里,通过很不稳定的wifi信号艰难通过餐饮O2O系统选好菜,服务员却说系统暂时服务不了,需要通过店里提供的iPad重新点单。“如果没有明显折扣,消费者下次就不会再用了,很麻烦。”业内人士说。

        当然看到“点餐”这个“互联网思维”的有很多创业团队,有些平台则是通过最难点IT系统入手——为商户提供从点菜到结账的餐饮管理系统,然后他们从这一层面向上游发展到用户,将大嘴巴定义为“自助点餐、结账的服务应用APP”。

        解决了系统对接问题,并不意味着餐饮商家就能够迅速获取市场,还需要有强大地推、及进行软件推广的大量资金,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这一概念出来后,甚至有互联网圈人士感叹“大众点评你看看人家,什么才叫真正的O2O”。拥有大量点评数据的大众点评,为何却没有在这方面有所创新,外界普遍的观点是行动缓慢,而腾讯投资能给其带来多大效果,还有待市场观察。

        当然作为平台发展的餐饮系统服务商,也不会仅仅局限于“点餐”。“解决大餐馆效率问题、解决小餐馆流量问题”是不少餐饮O2O系统服务商的定位,但是到目前为止并不是一个好做的生意,而为了争夺市场,就像打车软件一样,很多平台投入了大量资金补贴商家。

        虽然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业内人士对于餐饮O2O的发展还是抱有乐观态度,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已经到了新阶段,传统行业已经由被动开始主动求变,会有越来越多餐饮企业主动的寻找各种互联网解决方案。

        移动创业者解决“to”问题:个性化精准推荐

        如果说餐饮O2O系统试图改善餐饮企业流程,则有另一批创业者希望改善的是用户流程,他们更关注O2O中“to”的问题。

        外卖APP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用户通过APP订餐,到家美食会统一下单、包装、配送,在预计时间送餐上门。这套体验要远远高于用户自己和繁忙的餐厅直接沟通。

        到家的收入模式是:和餐饮企业在菜品价格分成,向用户收取每单6元配送费(办理30元会员卡可免3个月快递费)。最大难题是太重的物流团队,尤其午餐晚餐属于密集高峰配送,在其他时段则会出现人力闲置。

        同样想解决“to”问题的,还有通过微信卖早餐的品牌商。他们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做了开发,每天推送第二天早餐品种,用户有需求可以预定付款,第二天早上送达。这样做最大好处是避免损耗。有业内人士调研过一家连锁快餐品牌的早餐业务:一个实体店早餐人群覆盖半径只有1公里,每天单店销量也就是200-250份之间,因为人流的不确定性会造成多余的食材损耗。

        由于微信卖早餐采用预定+预付费模式,能够把损耗降到最低,还能够保证现金流,有微信早餐平台线仅仅数天,每天销量就已经超过200份。业内人士表示,微信早餐平台在渠道上目前只有微信,选择微信是因为相对较轻、用户接受度比较高。接下来会做移动版网站、PC网站和APP。

        业内专家认为,则更想做一些“前端”的事情,他现在的创业项目“城觅”是一款定位“发现”的APP,由大量美食做切入口,延伸至有趣的小店、精致的周边旅游。以前在大众点评上,还能够发现新东西,现在都是直接买券。

        业内专家认为,每个餐饮企业都有闭环产品的商业模式,现在想从这个流程中分成已经很困难,但是每个商家都会有新菜品、新店和新品牌,“商家永远有广告营销的需求,并且这个需求很强烈。”通过产品机制进行个性化推荐,更精准的推荐附近有意思的小店、餐饮和活动,而这也是未来最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