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车位O2O模式让闲置车位网上共享
在济南还停留在O2O打车、送餐等消费阶段时
广州的停车资源早已有了一年多的O2O经验——将停车位挂到网上
用户之间互相租借
实现随时随地网上就能找到停车位
同时有车位一族可借机赚钱盈利。
【好实用o2o资讯】在济南还停留在O2O打车、送餐等消费阶段时,广州的停车资源早已有了一年多的O2O经验——将停车位挂到网上,用户之间互相租借,实现随时随地网上就能找到停车位,同时有车位一族可借机赚钱盈利。
在停车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相信不久的将来,济南也将迎来停车界“滴滴模式”。如何推广和管理,广州经验是值得学习的样本。
停车O2O平台 一年时间刮遍广州
广州一接管多家小区物业的物业经理刘先生介绍,“一个推介人员前段时间找到我请求合作,在小区安装他们的设备。”推介人员告诉刘先生,物业可以获得车位费的10%提成。运行模式是车位主人自己定价,将车位发布到平台上公开对外出租,平台开发方和物业从中各抽10%提成。“现在小区车位的收费标准基本上是每小时10元。”
平台从2015年5月正式上线至今,这种互助停车在广州市已开通了30个停车场、700多个停车位,注册用户近2万人,交易数万宗。由于互助停车的停车位是动态的,虽然目前已覆盖到了越秀区、天河区、荔湾区、海珠区、番禺区、白云区、黄埔区等区域,但并不是每个时段都有空的共享车位放出来,一些原本就停车难的区域,甚至刚一放出就被抢光了。
虽然互助停车已覆盖到广州多个区,但增城、从化等停车难并不突出的区域暂时还没覆盖。而像天河、越秀、海珠等停车热门区域,放出最多的停车位都在酒店、医院和小区。“这些地方停车矛盾最突出,大部分时段都供不应求。”小区停车界有了“滴滴模式”但物业难买账。
刘先生接管的小区位于经济繁华的天河区,车位配套不足是他最头痛的问题。“小区内住户和车位比例基本上是2:1,车位紧张的小区比例只有4:1。”据了解,中央新区的小区多建成于2005年前,车位配套多集中于地上,地下车位很少。“每天8:00-18:00小区车位确实处于闲置状态。”刘先生介绍,看似每个车位可收10%提成,但细算下来,近200个车位一天只能收入2000元,“其实对我们没吸引力。”小区车位对外出租,在刘先生看来弊大于利。一方面,小区外车辆进入小区,一旦发生刮蹭、丢失都是物业的责任。其次,车辆如果在车位主人回来前不能及时开走,就会产生矛盾。车位管理都是物业在负责,而收的费用却需要云停车平台支付给物业。
小编选取了月岛小区停车场体验。进入小区,用微信关注互助停车公众号,通过手机号注册并用微信支付充值20元后,系统分配了一车位号码,开车通过车牌号码识别系统进入停车场后,把车停在了指定的车位上。保安表示,离开停车场时系统就会自动结束计费,首次注册还有补贴10元。近2小时后,把车开出停车场,共花费16元,加上补贴的10元,只用了6元。其实就是停车界的“滴滴打车”。
云停车模式有管理后台(联网电脑、手机、平板)、缴费机(可通过微信、银联、现金三合一缴费)、用户手机(进行车位预约、支付和反向寻车)、入闸设备(安在车辆进出口处,或是对原设备进行改造)以及云平台。整个系统通过数据的双向传输、汇聚和BI分析,云停车模式可实现进出车流数据变化实时监控、收费记录变化实时监控、收费人员在线状态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实时监控,此外,还可及时向管理人员提供车场管理的决策性实时数据。
云停车前景被看好 但任有难点
据了解,业界整体看好云停车模式的前景,但认为前期至少还需跨越三大障碍:前期车场推广、培养用户支付习惯及产品设计。
“每个地区、每个市场、每个停车位,所属权都不一样。根本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一个一个去谈。”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如商场同意了,物业公司会不会同意?物业同意了,停车管理公司是不是有意见?大家都同意了,在执行中停车收费员是不是会配合等。”
众所周知,云平台需要大数据,而大数据需要大量的用户。如何在前期快速整合大量的停车场资源以及快速推广自己的产品,是企业需要面对的第二个障碍。对此,一家云停车平台负责人王大鹏表示,“云停车场初期的推广会比较困难,因为安装的停车场数量有限,覆盖度还不够,还不能给车主更好地服务体验,而前期的投资非常大,见效需要耐心等待。”王大鹏强调,“云停车场设备的通用性不强,没有统一的标准,势必会造成融合的困难,市场的厮杀之后,如果被整合的云平台无法融入新平台,将造成设备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