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方案 教育O2O思维要如何进入用户心智?
教育O2O思维要如何进入用户心智?

教育O2O思维要如何进入用户心智?

好实用微商学院分析
说起教育O2O
估计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找家教。不怪你
谁让去年那波风口上的“猪”都是找老师的呢。其实
俺们屌丝最开始做这样项目时
讨论来讨论去
教师这端没法玩。 即使依靠原有产品的品牌和精准用户
找家教这事也撑不起一个平台的发展
只有和线下机构手拉手
才能有饭吃。因此
以下所说的教育O2O主要指K12阶段 找机构和课程的平台模式。

教育O2O思维要如何进入用户心智

       好实用微商学院分析,说起教育O2O, 估计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找家教。不怪你,谁让去年那波风口上的“猪”都是找老师的呢。其实,俺们屌丝最开始做这样项目时,讨论来讨论去,教师这端没法玩。 即使依靠原有产品的品牌和精准用户,找家教这事也撑不起一个平台的发展,只有和线下机构手拉手,才能有饭吃。因此,以下所说的教育O2O主要指K12阶段 找机构和课程的平台模式。

       一、教育O2O的价值分析

       这个问题,之前在某QQ群直播时分享过,要从家长角度,分析找培训班存在的问题。常见问题有:不知道去哪里找,找不到满意的,价格不透明,预付费风险,纠纷处理无门。

       来看看平台在这中间能起到的作用。

       依靠LBS自动定位以及区域搜索,找不到的问题轻松搞定。价格透明,大机构做的较好,明码标价,操作空间很小。小机构,水分很大,更有甚者,无明确报价,看人下菜。O2O平台在这方面能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信息透明可期。

       教育培训被人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预付费制度,由此引起的退费难、机构跑路学费打水漂等疑难杂症,久病难治。哪个平台能做到某宝那样无条件退款、资金担保、先行赔付,大哥,你那儿缺人不,我跟你混。满意这事,不好定标准。但是,信息足够丰富,体验足够低门槛,加上人工专业推荐,找到满意课程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曾经有位用户跟我说,他把家庭周边的机构都体验过了,没一家满意的,咋办。凉拌!)

       综上所述,教育O2O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有较好表现,但在更深层次的教育行业本身问题上,手段有限。那么他的价值还是表现在互联网的特性上:信息透明,效率提升。

       二、O2O平台和现有认知的竞争

       用户常见的接触培训产品途径有:老师、朋友等熟人推荐,百度搜索,线下广告,网络广告,实体店。

       这些获取信息途径在用户决策上起到的作用,差异极大。按效果排名,熟人推荐效果最佳,依次是实体店、百度搜索、线下广告,网络广告最差。

       和这些已有的信息渠道相比,O2O平台任重道远,如果不能建立差异化的定位,进入用户心智,前景黯淡。

       三、教育O2O进入用户心智的姿态

       从上文分析可知,O2O的优势是信息透明、高效率,竞争对手有百度、线下线上广告。如何发挥优势,利用社会化媒体传播将熟人推荐和实体店的渠道纳入自己的服务体系,这是存量市场要解决的问题。

       等下,莫非还有增量市场?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被新生代家长关注和重视的社会背景下,在完成应试教育之外,机构能否研发出适合特定年龄段的兴趣课程,决定了这个增量市场是否形成。

       有人说,你说了一大堆,还是没说明教育O2O如何进入用户心智这个主题。憋急,所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O2O没啥高逼格,还不是为了解决人的需求。只要用户有找培训班的需求,教育O2O就有存在的社会价值,至于商业价值,那要大虾们自己去算了。

       教育O2O进入用户心智的途径是这样的:

      产品定位上,不是你看到的那些传统渠道,至于是啥,琢磨去。进入方式上,利用社会化媒体,借机构的蛋一起孵小鸡。最后,附上我对教育O2O产品的设想(有些已经验证效果),算是对这段经历的总结。

      总之,很多创业公司,由于不能持续、稳定的开发产品,导致无法连贯性的运营,创始人要反思。产品不懂点运营,不和用户打交道,运营没点产品思维,做出自己特色,成功无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