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2O企业流量从哪来?何谓第三类流量入口?
从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提出“互联网思维” 至今
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其中的一种重要思维便是流量思维。“流量即入口”、“流量就是金钱”等理念推动着互联网企业流量为先的策略。
【好实用微商学院】从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提出“互联网思维” 至今,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中的一种重要思维便是流量思维。“流量即入口”、“流量就是金钱”等理念推动着互联网企业流量为先的策略。
任何一家企业想要玩电商,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流量:有多少人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在网上看到我们,有多少人搜索我们。一家传统企业老总说道:“我们每年光花在互联网公司上的钱就有好几十万,但是效果也只是差强人意。可是别人都在砸钱,你不砸行吗?”
是否有了流量就有了用户和金钱呢?答案是否定的。作为中国最为知名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流量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旗下的电商平台却是扶不起的阿斗,溃不成军。
百度“搜索+购物”模式究竟缘何失败?转化率低,用户体验差是症结所在。百度为旗下电商导入了可观的流量,但消费者在进行购物选择时,往往是通过直接进入电商平台来进行搜索比价。由于缺乏有效的品牌推广,知名度较低,通过百度搜索导入的客户流量却往往转移到其他知名度较高的网站上。
流量从何而来?巨额补贴!滴滴和快的在2014年掀起的天价补贴大战,是中国互联网一个标杆性事件,以至于很多公司在遇到推广难题时,就会想到一招:上补贴。2014年,滴滴和快的共补贴出了多少真金白银?据估算,滴滴和快的大概花出去有40亿人民币。
2014年5月16日双方各自宣布停止补贴,背后不可能没有经过商量。补贴金额在逐渐减少,有些城市甚至停止补贴,他们担心司机和用户粘性减弱导致订单量下降,但并未出现订单量骤然下降的情况,而是缓慢下降。
用补贴来培养用户习惯,用补贴来培育粘性用户,用补贴让企业在社交媒体病毒式传播,让企业能够高速发展。滴滴打车通过天价补贴,一年时间就把一个创业公司拉到100亿美元市值的规模。于是补贴便成为各大O2O企业屡试不爽的绝招。
广告界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有一半的广告费用都被浪费掉了,但是我却不知道它被浪费在哪里。
启动资金不高的创业型公司想要避免BAT的碾压,如何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呢?在好实用看来,除了将广告费用补贴给用户外,更应该快速获得精准用户。
如今,传统媒体正逐渐衰落,而且一直以来都存在广告效果无法估计的难题,再加上传统媒体广告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企业正在逐步抛弃传统媒体,而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选择了按营销效果收费的模式。在以传统媒体为主的古典型流量入口和以PC、网站为主的传统型流量入口的营销效果饱受诟病的时候,第三类流量入口正在悄然兴起。
何谓第三类流量入口?其实就是整合了企业的所有线下推广需求,通过“体验式营销”、“免费营销”和“互动活动聚合营销”等核心营销模式,打造O2O营销的强流量入口,通过线上连接线下,形成良性的渠道引流和流量反馈,最终形成360度全媒体、全维度、多终端、全触点、高精准和低成本的互动式营销网络。
第三类流量入口的最大优势在哪里?精准定位、点对点、体验式营销是其最大卖点,如果能够有效地打通流量入口,就能为入驻商家提供极高的品牌曝光度和营销价值,为商家带来客流。对于消费者而言,将有机会获得海量有价值的免费试用体验产品和礼品,并有机会参与各种有趣的O2O活动。
精准的营销对象,极具吸引力的礼品奖励,加上强流量入口,让各个类型的O2O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并且为O2O企业线上线下引流,解决了企业的流量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