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支付宝遭银联反击,进入跨越难关阶段
好实用微信新闻分析
春节即将到来
微信朋友圈里可谓“红包满天飞”。据腾讯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止2016年1月1日零点
24小时内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23.1亿次。这一数据超过去年除夕两倍多。
好实用微信新闻分析,春节即将到来,微信朋友圈里可谓“红包满天飞”。据腾讯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月1日零点,24小时内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23.1亿次。这一数据超过去年除夕两倍多。
据了解,在面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银联商务在移动支付市场一直未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3季度》中,银联商务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中仅有0.49%的市场份额,远远低于支付宝和财付通。
那么,转型后的银联支付相比较于微信和支付宝究竟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银联具有非常庞大的用户基础。据相关数据显示,银联钱包用户数量已达千万级。银联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线上商户也已超过3万,用户数达到1.8亿。
其次,银联在境外市场上有着更强的优势。至今,银联已经与众多国际卡组织维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欧洲、澳洲等地,用户出门只带手机也能利用银联完成几乎所有的消费支付。而如果支付宝和微信去开拓海外市场,还需要依靠自己的渠道。
再次,银联安全性相比微信和支付宝更能得到保障。据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薛质老师表示:“银联支付所依赖的Token令牌技术比现有的移动支付所依赖的二维码技术安全系数要高许多。”
最后,银联可实现离线情况下的支付,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银联支付通过NFC近场技术可以实现在没有网络情况下的离线支付,相比微信和支付宝需要依赖网络生成二维码后再支付,其适用范围更广。
不过也有很多市场声音担忧,只要是智能手机均可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扫码支付工具,而支持云闪付、Apple Pay等方式的手机相对有限。同时,在渗透消费场景中,银联不占上风,因为需要铺设POS设备的成本较高,而扫码成本则相对低。所以银联的新型支付方式能否撼动支付宝、微信等支付习惯仍有待观察。
那么银联要想在线下移动支付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跨越什么难关呢?
难关一:银联NFC支付终端设备链条的完善
中国银联的“云闪付”需要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和一台具有“闪付”标识的POS机来完成。但事实上,全国目前NFC手机终端整体占比只有25%,银联在全国1000多万台POS终端中,“闪付”终端也仅有300万台。所以银联需要进一步的完善NFC支付终端的设备链条,保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银联进行支付。
难关二:提升用户对于NFC支付方式的认可度
微信支付3季度活跃人数有1.5亿人次,支付宝3季度活跃人数有1.9亿人次,这与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大力补贴推广是强相关的。同时,支付宝有天然的电商属性,微信支付有天然的社交属性,与这两者相比,中国银联有天然的银行卡属性,用户量虽大但与互联网有一定的割裂,因此如何让用户使用手机NFC支付方式是银联面临的最大问题。另外,如何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用户转化成银联的用户,以及如何培养现金和刷卡用户选择NFC支付也是摆在银联面前的一道难题。
难关三:构建多元化场景来落地银联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市场的关键词是“安全、便捷、场景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表示,移动支付最关键在于消费场景的构建。“要让消费者无论走到哪儿都能想到你。”在支付宝和微信等高比例市场份额背后,是其不遗余力推广线下消费场景的种种举措。所以银联移动支付在构建多元化场景中还需要付出长足的努力。
总之,中国银联要发展好,首先要打通运营商、银行、手机设备厂商、穿戴设备厂商、软件开发商、线下商家等环节,来推进NFC的推广普及。其次还要对用户市场进行有效推广和培养,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场景和优质的体验。
所以,银联究竟能否借助Apple Pay和Samsung Pay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2016年,你会选择和银联一起吃苹果看星星,还是选择继续做马云和马化腾两位马大大背后的人呢?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