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提示“双11购物节”需警惕微信微商诈骗
“双11”成为网友“血拼”盛典的同时
也成为网络诈骗的高发时段
网购中充满各种陷阱
微商也不例外。由于在打折力度和代购方面
微商比传统电商更具诱惑力
在这方面出现的网络诈骗也更多。
【好实用微信新闻】随着电商在每年的11月11日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双11”已然成为固定的线上购物节。就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展开激励竞争的同时,作为电子商务的新兴势力,“微商”也在悄然间分得一杯羹,诸多微信电商第三方平台都在摩拳擦掌。然而,“双11”成为网友“血拼”盛典的同时,也成为网络诈骗的高发时段,网购中充满各种陷阱,微商也不例外。由于在打折力度和代购方面,微商比传统电商更具诱惑力,在这方面出现的网络诈骗也更多。
2014年“双11”期间,家住河北省廊坊市的艾某在某微信群看到一款化妆品促销广告,对方通过微信为艾某发来货物图片。当将数千元汇入对方指定的支付宝账号后,艾某却发现自己的微信被对方拉黑,对方手机也无法联系。
本想通过微信朋友买个放心,商品到手却发现名不副实,碍于面子只能忍气吞声;想着通过微信代购少花钱,结果付钱之后却被直接拉黑……当微信“朋友圈”逐渐变成“生意圈”,这一非专业网购平台出现的各种问题接踵而来,网民在微信购物时受骗案件逐渐增多。
微信“朋友圈”中的诈骗案时有发生,比较常见的是以代购名义骗钱,有的代购商卖的是假货,有的则根本没有货,骗到钱就立马消失。由于门槛太低且缺乏监管,与“微商”交易中经常出现各种纠纷、诈骗问题,甚至一些经过认证的公众号,也通常告知顾客加新号交流,企图绕过公众号进行“私单”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微信购物受骗后的维权,对于消费者来说显得更加艰难。
由于微信只是一种聊天交流工具而非专业网购平台,微信运营方对“朋友圈”购物并没有专门监管。如消费者受骗后能够提供资料证据,经核实属实,微信平台可以对违法的账号进行封号处理,但消费者要挽回交易损失则比较难。
目前微信“朋友圈”中的“微商”大致分两种,一种经过微信认证,提交了各种手续,开通了微信支付,在交易上通常通过公众号或者APP来收款,相对正规;另一种则未经过微信平台的认证和审核,以个人名义在朋友圈发布照片和广告,交易时也不会走微信渠道,而是直接通过网银付款。
一些微信店铺即使经过认证和与相关第三方平台绑定,但其注册审核并不严格。如果要开设微信店铺,首先需要到微信公众平台申请一个微信订阅号,相关验证只需一个电子邮箱,一般2个工作日可以审核通过;之后选择一个第三方平台APP进行注册,也只需要一个电子邮箱进行验证,只有一部分平台需要提供注册用户的身份证件图片;再将微信订阅号与第三方平台对接绑定,设置完成后就可以添加产品、订单管理、配送管理。
可以看到,在整个注册过程中没有任何关于销售方资质的认证和任何保证金的交纳,“微商”入行几乎没有门槛。在不健全的审核制度下,“微商”在交易过程中也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做保证,交易风险极大,这样的漏洞很容易被骗子抓住,利用微信发布代购、赚取推广咨询费等方式进行诈骗。加之“微商”经营主体没有经营资格,无法给消费者开具发票,这样消费者一旦受骗很难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