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付宝推生活圈对决微信红包 打造社交闭环
近日
支付宝发布新版本
增加了“生活圈”和“阅后即焚”功能。其中
“生活圈”分为“现场”与“朋友动态”两部分
还新增了打赏功能。因新增功能与微信十分相似
也被认为是与微信之间的正面对决。
【好实用微信新闻】近日,支付宝发布新版本,增加了“生活圈”和“阅后即焚”功能。其中,“生活圈”分为“现场”与“朋友动态”两部分,还新增了打赏功能。由于支付宝新增功能均侧重“社交”,被业界认为是支付宝“社交化”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同时,因新增功能与微信十分相似,也被认为是与微信之间的正面对决。
无论是电商软件的“社交化”还是社交软件的“电商化”,“重电商、重社交”正成为支付宝和微信奋力抵达的“中点”。对双方而言,虽分属赛道的两端,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面临的挑战同样艰巨。
近日,支付宝再次更新,推出9.2版本,在“朋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生活圈”的功能,用户可以在“生活圈”里发布自己的动态,也可以查看好友的动态,可评论、可点赞,界面、功能均与微信的“朋友圈”十分类似。不同的是,支付宝根据自己的支付属性,在“生活圈”里开发了真金白银的打赏功能,无需输入密码,点击即可打赏1元以下的随机金额。
因为与生俱来的电商基因,“生活圈”被理解为支付宝式的“微店”——朋友在淘宝购买的东西可分享给好友,想做微商、代购的朋友在“生活圈”也可发布商品信息,买卖双方亦商亦友。
支付宝近两次的版本更新,均是侧重社交层面的布局。但公司内部人士却表示,这并不是为了将支付宝钱包做成一个纯聊天的工具,而是希望将金融场景化,“支付宝钱包已经不再是一个支付工具,蚂蚁金服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功能是希望更好地切入场景关系链”。
实际上,今年8月,支付宝钱包就通过绝对实名好友方式,搭建场景关系,进行找好友建群、收钱交钱、借条等尝试。阿里涉足场景金融,被业界视作剑指微信支付,一旦用户关系链形成,支付宝将对微信形成巨大冲击。
微信和支付宝,分别是腾讯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两个拳头产品。一个从社交逐步渗入支付、金融,另一个正加快从支付、金融闯进社交。双方分属赛道的两端,但同时快速驶向“重电商、重社交”的“中点”。
分析来看,双方势均力敌,各具优势。腾讯方面,以微信为入口,通过梳理朋友、同学、同事、家人等等之间的关系,挖掘支付场景,开发了微信红包、理财通等多个功能,切入支付领域,希望通过发挥自身的关系优势来做电商,把关系商业化。这也是腾讯坚定投资微店、口袋通、扶植京东微店的原因。
支付宝方面,目前拥有超4亿实名用户,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实名制平台,希望凭借着庞大的实名用户和金融场景关系链的拓展,来挖掘它的社交关系,把电商商业化。
无论是社交软件的“电商化”,还是电商软件的“社交化”,“场景”无疑是竞争的核心。人类从诞生以来,就离不开沟通、交流,由此衍生出社交概念和场景。网购是场景,O2O是场景,理财是场景,同样的,人际沟通、分享也是场景。然而,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成“社交+金融”场景,是当下阿里与腾讯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