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o2o"B+C"如何嫁接便利店早餐店
越来越多的公司想要挖掘加油站背后的更多商机
中石化曾联手复星以及ok便利店推出跨界业务
尝试从“卖油郎”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
而一些新的互联网公司也在试图将传统的加油站“盘活”
这不经让资本家产生了更多的业务想象空间。

【好实用o2o系统】越来越多的公司想要挖掘加油站背后的更多商机,中石化曾联手复星以及ok便利店推出跨界业务,尝试从“卖油郎”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而一些新的互联网公司也在试图将传统的加油站“盘活”,这不经让资本家产生了更多的业务想象空间。
传统的加油站和车主之间的关系就是简单的钱与货的交易关系,在加油完成之后,车主和加油站几乎就不会有任何的关联。虽然有不少加油站也会有会员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所搜集的信息都相对静态,而加油站想要提升客单价的手段也非常单一,只是让车主加的油从原来的92#提升至95#。
现阶段,国内加油站的绝大部分利润都来自于油品利润,非油品利润在整个加油站利润中的占比在5%左右,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是50%甚至更多。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的11.52万座加油站中,有8.06万座加油站设有便利店,约占加油站总数的70%,在美国常见有“加油站+便利店”、“加油站+便利店+快餐”、“加油站+汽车维护”等形式。便利店已经成为美国加油站利润的重要来源,据统计,部分美国加油站便利店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已占加油站整体利润的70%。
这种差异一方面来自于国内进入汽车社会为时甚短,加油站的发展时间不长,加之在整个市场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企业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市场份额高达55%左右,再加上现有油品利润可观,让企业在其余资源的挖掘上尚未有更多的动作。随着“互联网+”的侵袭,加油站行业也都认识到变革的重要性,能不能在加油这一基础业务之外,嫁接新的业务?
大部分加油站目前业务重心都是为车主提供加油站寻找服务,主要做的是B+C双向业务,在C端为车主加油带来更多的便利,而在B端致力于打造智能加油站。在加油站推出便利店甚至是早餐店,这些业务的确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在目前车主的消费习惯中,上加油站买瓶矿泉水比较普遍,但如果在加油站购买生活用品或者是其他东西,可能有点不太符合消费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说,要让消费者改变观念,乐意接受加油站的多样业务需要一定时间。因为即便是业务较为单一的只加油,目前国内的加油站盈利状况都还是不错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加油站就无事可做。一些加油站公司希望打造的智能加油站,不仅在交易、支付环节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得到效率提升,更重要的是,智能加油站能够获得更多车主的有效信息,并能将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利用。
比如原来加油站的便利店货品,需要车主进入店内才有购买可能,而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可以将加油站最近优惠的货品更为直接地告知车主,车主可以直接在网端进行购买,增加加油站非油品类产品的销售。与此同时,传统加油站的促销信息,扩散的范围非常有限,通过互联网,可以让加油站动态的促销等灵活快速地到达消费端,从而加大消费者的回头率。
和很多打车或者应用软件一样,各家大打优惠牌的加油App都想快速直接地扼住汽车后市场的消费入口。相较于洗车、美容等后服务业务,加油和停车一样,也是最为高频的业务,只不过,由于传统方式并不注重用户黏度,很多理论可行的模式并没有在国内市场上成长。可以预想的是,加油站O2O的争夺正在逐渐打响,但在目前的大背景下,谁能抢得头筹,似乎还很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