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o2o公司面临哪些转型问题
最近听到不少传闻说资本寒冬将至
不少O2O公司在转型。好实用小编认为
O2O公司转型有这么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上门的开始做线下店
这类符合商业基本逻辑
方向正确
值得鼓励。

【好实用o2o系统】最近听到不少传闻说资本寒冬将至,不少O2O公司在转型。好实用小编认为,O2O公司转型有这么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上门的开始做线下店,这类符合商业基本逻辑,方向正确,值得鼓励。
比如:汽车的上门服务多数不是原生态的,作为破坏性创新,它能通过互联网迅速建立品牌,对于连锁而言,品牌、ERP系统和供应链缺一不可。上门服务建立了全国性品牌,这个性价比很高。业务的ERP系统是考验创业团队技术能力的,有啥业务就研发啥ERP系统,没有捷径。
上门的就是上门的ERP,线下店就是线下店的ERP,上门的改做线下店了,ERP系统会更复杂,花钱研发就是,有难度但时间到了功夫到了完全可做到。最后是供应链,这个要看类别,洗车、钣金喷漆的供应链最容易解决,保养的供应链相对难一些,机电维修的供应链更难一些。
上门服务转型,其实就是找商业模式,上门赚不到钱,那就线下店铺赚钱,要把流量变现,当然是找客单价最高、服务最容易标准化的服务,钣喷是首选。所以最好的方向是和有壹手合作,把有壹手当变现工具,你负责导流。不想合作的可以竞争,你也去做钣喷中心,市场这么大,有这么多没有互联网能力,没有品牌,没有供应链的综合修理厂和夫妻老婆店都还活着。
第二种是上门的开始兼做流量平台,请传统线下店铺代工,对车主宣称是自己的服务,但实质上是传统服务商在接单。这等于在服务链条上增加了一个中介却不增加用户价值,显然不靠谱,完全是2VC的方向,从上门O2O转向寻找线下服务代工厂,这是变相的线上导流模式O2O,是在走回头路,必须提醒消费者和投资人绕道。
从用户利益看,上门服务商自己做不了钣喷和机修就请传统服务商代工,这并没没有增加用户利益,还是那些服务商,还是那些用户,上门服务商标出低价从互联网公司那里买来流量,然后再把这些用户引导到他们原来就去的那些店铺,这种模式打着LBS的高科技旗号,但改变不了线上流量比线下流量昂贵的现实,这种O2O不创造任何价值,只是上门服务商在白白给互联网公司缴纳广告费,短期看用户占了便宜会选择这类服务,但没有便宜可占的时候,用户仍然会回归传统服务商,因为它们从来没钱打广告。
O2O本质上是服务升级,上门服务的代工模式只是另一种更昂贵的导流平台模式,线下服务没有升级,线上流量相当于营销广告,这个广告也没有做到低价或者免费,价值创造从哪里实现呢?要知道以往的汽车后服务是不打广告的,现在徒增广告费,而服务效率没有提升,服务品质没有提升,只是靠强行降低了线下服务商的服务价格,这种O2O是单纯的商业破坏,没有任何创新。
汽车后市场的O2O的大箩筐已经装了太多东西,其实O2O没有那么复杂,对传统的后市场企业而言,善待你的用户自然需要用到互联网工具,用互联网工具的深度决定了你的O2O功力。用的浅,你就是后市场+互联网,用得深就是互联网+后市场。不用纠结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关键是把握用户需求,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商业的本质是生产效率的竞争,不用互联网如果效率更高,当然就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