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方案 o2o创业者们还有“可乘之机”?
o2o创业者们还有“可乘之机”?

o2o创业者们还有“可乘之机”?

国内创业者喜好用市场规模、未来前景、用户量等来叙说O2O的美好未来
不过互联网如果不连接服务
不连接线下
光只有线上的互联网价值又能有几何呢?

o2o创业者的机遇在哪里

        【好实用微商系统国内创业者喜好用市场规模、未来前景、用户量等来叙说O2O的美好未来,不过互联网如果不连接服务,不连接线下,光只有线上的互联网价值又能有几何呢?

        如今的O2O行业的烧钱大势似乎更加激烈,创业者和用户正沉浸在一场真金白银的狂欢之中。O2O创业者用其强大的“伪推理”能力来打动自己和投资人;用户在口口相传中享受吃白食的狂欢与乐趣。创业者纷纷涌入,烧完融资还未盈利后拍拍屁股转身退场;用户每日在各个更优惠的平台间来回穿梭,没有补贴后拍拍屁股转身离开。

        越来越多的创投人士纷纷在O2O领域频频出手,不仅如此,BAT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扎根O2O,O2O领域的位置可见一斑。o2o商城系统平台认为,即使各个垂直细分领域的投资额动辄几亿、十几亿美元的融资额,但投资人肯定不是傻子,创投的钱没那么好“骗”,就算被“骗”,也是他们心甘情愿的,投资人看中该市场的潜力,看中该企业的未来价值,才会给其投资,创投们不可能不明不白的就给创业者投资。

        当然,市场的热度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渣滓”的诞生,比如刷单、比如服务跟不上线上的信息宣传,比如用户黏性低,再比如同行业的竞争,来自线下的竞争等,这些都是O2O发展的“渣滓”。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问题,电商发展初期,也是依靠补贴带来的用户。搜索引擎、手游、包括互联网媒体等,最初都或多或少存在“渣滓”现象,O2O并不是“渣滓”的唯一留存地。

        互联网用户的质量已经由最初的“小白”阶段,进入使用互联网的初级阶段,如互联网支付、互联网交易、互联网信息获取等,用户已经可以自由的操作了,所以如果创业者仅仅依靠搜索引擎、广告联盟的硬广,仅仅依靠线下的口碑传播,想要获得大量用户是难上加难。

        互联网再也不是“一本万利”的时期了,少量投入就能获得大量回报,用户的刚需已经被BAT等互联网巨头们抢占,创业者们不可能再在该领域和BAT们“抢食”,创业者需要做的是,如何满足初级阶段互联网用户的需求,比如上门洗车、婚嫁、招聘等,用O2O的方式来解决用户的需求。

        所以,要想获得用户的青睐,让用户敢去使用,愿意去接触互联网公司的服务,由创业公司“烧钱”的形式吸引用户初步使用,然后再逐渐形成更深层次和多频次的产业链,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由赤裸裸的硬广到用户消费服务,这是非常长的一个周期,而烧钱是不一样的,用户能够直接享受产品提供的福利,以打车软件为例,打车软件改变的是用户使用手机来匹配打车信息的方式,打车软件也从来没想过要直接和出租车进行竞争,他们改变的是,用户与司机的基础信息匹配,同时用户可以看到司机的评价,用户是先有打车需求,其次再有补贴的。打车软件的本意也并非要和出租车直接竞争,实际上出租车司机也非常愿意使用打车软件,谁不愿意多接几单呢?用户也一样,当路边招手就有的地方,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用户是不会去使用打车软件的,而在有补贴的情况下,用户不仅能解决出行需求还能便宜,烧钱是最直接有效获得用户的方式,不服不行。

        烧钱所面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留存率问题,另一个是盈利问题。留存率方面,O2O改变的是,用户使用服务的方式,以餐饮为例,用户通过互联网工具来获取基础信息,如附近哪里有好吃的,都有哪些口味,地址在哪里,是否有wifi、停车场等,O2O最基本的解决了信息问题,到了第二步,是支付问题,线上的支付工具还是有诸多方便的,如不用找零、不用排队。在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上,用户不会改变,创业么,本来就是“投机”,有人行,肯定有人不行。

        另一个问题是盈利问题,互联网公司死命的烧钱,真的就亏本了么?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等打车软件直接催生了大量用户使用各自的支付工具,这对于支付宝、微信支付来说,价值还是非常大的。餐饮企业通过团购、微信运营、ERP管理软件等,也间接的为商店做了营销推送,而他们付出的是优惠券,要明白的一点是,他们是在用“零利润”来做营销,而不是亏本,用短期内的不盈利来获取长期的用户和更广的口碑宣传。

        面对着一群不一样的人,O2O领域的创业者们只能在烧钱、服务等方面逐步提升用户体验,逐步减少服务的BUG,而这些,都是需要有实践来一步步改变的,我们更应该用好的心态来接受他们的改变,直至他们成为一个可以“凑合着用”的产品。